学术报告

学术报告

讲座:视差测定和其在天文学上的重大意义

时间:2024-11-22浏览:15来源:数理与统计学院作者:孙威摄影:

讲座题目

视差测定和其在天文学上的重大意义

主办单位

数理与统计学院

协办单位

大学数学系/大学物理系

讲座时间

11月24日下午15:30

主讲人

朱紫

讲座地点

行政楼1212

主讲人简介

1982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中国科学院陕西天文台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多次赴德国波恩大学天文台、日本国立天文台、前苏联天文机构从事空间天体测量、天文参考系、银河系天文学等方向研究工作。曾任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天体测量专业委员会组织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奖评审专家,现任南京大学博导。

讲座内容简介

1838年,Friedrich Wilhelm Bessel发表了第一颗恒星(天鹅座61星,又称Bessel星)的三角视差测量结果;几乎同期,Thomas Henderson也测得半人马α星的三角视差,使得人类第一次用几何方法直接实现了恒星距离的测定。


南京大学朱紫教授来校作学术讲座

数理与统计学院,孙威

 

1124日,南京大学朱紫教授应数理与统计学院计算物理研究中心邀请在行政楼1212作题为“视差测定及其在天文学上的重大意义”的学术讲座。

朱紫教授在讲座中深入探讨了恒星三角视差测量的历史发展。回顾了1838Friedrich Wilhelm Bessel公布天鹅座61星的三角视差测量结果,以及Thomas Henderson对半人马α星的测量。重点阐述了上世纪60年代新视差测量思想的诞生及其技术进步,特别是HIPPARCOS视差测量空间望远镜的成功。强调了基于HIPPARCOS的成功,Gaia继承其测量原理和方法,借助更新的探测技术和手段,实现测量精度的又一次跨越式提升,为天文学各领域的研究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

朱紫教授还详细介绍了恒星三角视差测量的基本方法和技术,并概述了三角视差测定对宇宙距离尺度等方面的重大贡献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在后Gaia时代,面对新的Gaia视差测定“天花板”时,应采取的对策和创新探索思路。

讲座内容丰富,引发与会者的深入思考和讨论,提升了在场师生对天文学视察测定的认识。

周热点新闻
月热点新闻
返回原图
/